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 热搜 🔥
1
法明传[2024]173号
2
起源 解读 龚
3
妈 分享 回
4
1
5
@六镇
6
123456
7
南京李志
8
中共中央
9
写小说
10
百度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
热搜
🔥
1
法明传[2024]173号
2
起源 解读 龚
3
妈 分享 回
4
1
5
@六镇
6
123456
7
南京李志
8
中共中央
9
写小说
10
百度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观察|官方通报陕西蒲城一职校学生坠亡:事发前与舍友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 认定该生系高空坠落死亡
桐城一派|倒在“跨年夜”的龚书记,13个字换来免职调查冤不冤?
比佟丽娅还恋爱脑,怀孕7次流产4次,目睹丈夫背叛却选择原谅
市管干部“龚书记”免职迷局
讣告!又一知名女星在家中去世,终年54岁,曾是无数人白月光…
生成图片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2023年9月14日
2023年11月17日
2023年11月18日
2023年11月18日
2023年11月22日
2023年11月22日
2023年11月23日
2023年11月23日
2023年11月24日
查看原文
其他
当你老了,关于吃这件“小事” | 深度报道
Original
深一度
北青深一度
2023-09-14
记者/梁婷 实习记者/余颖欣 张爔文
编辑/宋建华
老人何月娥为了方便吞咽,正在把鱼肉切碎
衰老缓慢、不容拒绝地进入人的身体。比如,你肌肉组织量会在30岁迎来分界点,逐年增加的态势中止,开始一点点丢失。若缺少运动,蛋白质的供给无法跟上,丢失的速度会在60岁以后加剧,80岁,可能会有约30%的肌肉丢失……而吞咽、消化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肌肉。
伴随着衰老,吃饭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阻碍。这不是一个、两个人的难处。根据研究,在75岁之后,有50%左右的老人会出现吃饭困难。
因为腰间盘突出,或者一次摔倒,你可能无法靠自己买菜、做饭了;牙齿脱落、咀嚼能力下降,即便切成薄片的香菇,吞咽起来也格外困难;胃液、肠液分泌减少,消化能力也会跟着减弱,带一点辣味的青椒可能都会让你进医院;与此同时,神经功能的衰弱也会让人意识不到饥饿、口渴,体内的营养元素进一步流失……以上种种,其实对老年人的饮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但现实的问题是,老了以后,人们顺从地接受很多东西吃不了、吃不下,于是少吃,甚至不吃。老年人不再喜欢谈论爱吃什么、应该吃什么,而是怎么方便怎么来。
一个70岁的老人查出血糖高,于是,几乎完全戒掉了带甜味的食物,包括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水果,每天的早饭就是一个馒头。被子女批评吃得不营养时,老人反驳,“这么多年就这么吃过来了,这个岁数还考虑啥营养?”
我们通过“吃饭”来认识衰老,更重要的是,找到方法,应对衰老之后越来越显现的关于吃的问题。一组数字可以进一步解释它的重要性:二十多年前,中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。到了2021年,中国已经有超过2.5亿60岁以上老人,占总人数的14.2%,而在2035年,这个数字会达到4亿——这是我们的父母的现在,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未来。
朱慧莉在广东惠州开办的养老助餐爱心餐厅
“吃”这件习以为常的小事
8
月
16
日的北京,最高温
34℃
,阳光毫无遮挡地落在
72
岁的高奶奶身上,她
“
真想吃一袋年轻时候老吃的北冰洋冰淇淋
”
。
去年夏天还买过两次,但今年她一直没吃,纠结了十多分钟,还是算了,
“
吃完肚子又得反酸水,得吃好几天乳酸菌才能调过来
”
。
在吃上,她得格外小心。去年因为吃了带点辣味儿的青椒,她连续一个多星期大便不痛快,用开塞露也不行。她以为肠道有炎症,又吃了一个多星期消炎药还是不管用。后来又去医院检查,原来是肛门处堵着几个硬块。多年前做了痔疮手术,随着年龄的增长,肛门周围的肌肉也没有了,排便常常使不上力,吃点刺激的东西会带来更大的负担。所以,今年她特别小心,
“
别再上医院了
”
。
遇见高奶奶是在上午
1
1
点,她刚刚结束遛弯儿,在小区门口的长凳上歇着。
2007
年,老伴去世,她一个人搬来了北京通州这个有电梯的小区里。一开始不太适应,她宽慰自己,
“
你得享受孤独啊,一个人想干什么干什么,
起码
看电视就
没人跟你抢了
”
。只不过,更难捱的
是,过去十几年,大部分时候,她独自一个人吃饭。
朱慧莉见到过很多这样的孤单。她在广东惠州运营着一家公益性质的
“
长者食堂
”
,为周围村镇的老人免费提供午饭。她发现,一些
60
岁以上的老人,在老伴
去世以后,虽然会做饭,但很多人
“
真的不想做
”
,好像一个人就没盼头了。还有一些男性老人,完全不会做饭,只能吃面包充饥。
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授张召
锋
告诉深一度记者,中国
65
岁以上老年人的
“
老年共病
”
现象非常普遍,疾病影响着老人进食的量和欲望。多病共存意味着要多重用药,药物
也
会导致人食欲和身体机能下降。就像朱慧莉观察到那样,越来越普遍的老年抑郁也影响着老年人的
进食
。
高奶奶家饭桌上的热闹,只会出现在儿子、儿媳周末来的时候。只有这一天,她才会准备几个不同样式的炒菜。一个人的时候,她一天吃两顿,早上馒头、牛奶。午饭她想出了一套既不复
杂、又能对抗单调的办法
——
把不同的菜和到一起,炒一盘
“
杂拌儿菜
”
。
做饭困难吗?
“
还好
”
,高奶奶说,
“
饭都不做了,那不就
剩下
混吃等死
了
?
”
某种程度上,做饭成为她抵抗衰老的武器。但实际的困难无法忽视,十多年前腰错位做了手术之后,长时间站着对于她来说很难。人老了精力
也不够用了,
“
天太热不想做(饭),天冷了又不爱动
”
。
精力和体力的流失,何月娥在66岁这年感受更明显。今年 2 月,她患上腰间盘突出,疼得“跟生小孩一样”,痛感从胯部顺着左腿一直蔓延到脚底,只有躺在床上才能稍微缓解。过了60岁,弯腰洗菜、择菜超过五分钟就会腰疼;十分钟是另一个节点,必须撑着膝盖缓一缓。眼睛也看不清了,切菜越来越容易切到手,加上常年洗菜、洗碗被水泡,她的十个手指都是细细的伤口。疼痛在55岁时达到顶峰,只能靠几双橡胶手套来抵御。
年轻时习以为常的买菜、做饭,面对衰老,甚至成了危险隐患。
四年前,何月娥在菜市场湿滑的地面上踩到了菜叶,手来不及支撑地面,膝盖狠狠地磕在了
水泥地上。五六分钟后她才站起来,忍着剧痛买完菜回家。到家时,膝盖已经肿了,儿子把她送到医院,片子显示膝盖骨
裂缝,要在骨头上打两颗钉子。出院后,有近一个月,她的膝盖
不能弯曲,只能直直地挪动。
对于何月娥来说,吃饭在50 岁就变得有挑战。那一年,她换了一整排假牙,花生米、排骨吃不了了,连肉质稍韧的鸡肉也咬不动。96 岁的婆婆也仅存着两颗牙,何月娥只能把鸡胸肉切成丝状,让婆婆含软了再咽。
超过60岁,在中国就正式成为老年人。但很多像何月娥这样的老人还在照顾着更老的老人的一日三餐。
胡水其今年70岁,妻子去世后,他就陪着100岁的妈妈,在广东清远的农村生活了二十多年。2022年的冬天,在吃上,母亲有了具体的愿望。第一天想吃云吞,第二天是肠粉,第三天又想吃很软的雪梨……胡水其连续几天骑车去镇上买,20分钟的路程其实不远,但他自己也常年痛风,关节疼,腿脚很不方便,只能抓紧时间来回。
胡水其每天
要花三个小时做饭,做好饭之后,还要用剪刀把吃的剪小块——母亲的牙齿全没了,吃饭是用牙龈“磨”;喉管也收缩了,常常吞咽困难,总要伸长脖子,像叹气一样“啊”“啊”几声才能通气。
他发现,母亲越活越像“老小孩”,很多时候喊饿,其实是嘴馋了。他会买麦片、面包这类比较软的食物当成零食,给母亲解馋。在老年人食品市场
,他的确也没有更多选择。
在中国,每5人中就有1位老人,一个亟需回应的忧虑是,关于吃,我们能看到怎样的未来?
十里堡社区食堂供应的一周菜品和价格
老了,能去哪里吃饭?
事实上,为了应对老年人的吃饭问题,大约在
2016
年前后,北京、上海等一线城市就开始推广
“
社区食堂
”
。此后几年,越来越多城市、农村也办起了
“
长者
”
食堂。有的是街道、社区购买社会服务,第三方承接经营,有的是慈善性质的公益项目。
最近几年,
“
社区食堂
”
也常常出现
在
政府文件
中。《
“
十四五
”
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》明确,要打造一批食材可溯、安全卫生、价格公道的标准化社区老年食堂,还提出要重点补齐农村、
远郊等助餐服务短板。
2023
年
7
月,商务部等
13
部门制定的关于
“
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
”
的文件也提到,要探索发展社区食堂,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。
深一度记者随机走访了北京的几家社区食堂,想要了解它究竟怎样为老年人提供餐饮服务。
8
月
18
日,上午
10
点,距离正式开餐还有一个小时,位于十里堡社区的老年食堂
已
有十多
位
年过
80
的老人等着
“
放午饭
”
了。
相比于有些只准备盒饭的社区食堂,这里能提供十几种自选菜,荤菜
9
元、
10
元不等。来吃饭的人中,单刷老年卡的,最多的时候
有
40
多人,附近上班的、送快递的也会来吃。大部分老人会自己打饭带回家,吃不完,晚上热一下,一天都不用开火了。
他们还接单配送,一单
6
元,打包盒另算
1
元。但包括厨师在内,食堂只有
4
个工作人员,所以一天最多只能送
10
单,而且只能在
12
点之后
。
在这之前,他们要招待好堂食的人。
位于豆瓣社区的老年食堂藏在二环的胡同里,四通八达,从附近两个胡同走过来不超过五分钟。
2019
年短暂营业过,后因为疫情停业。一个月前,才重新开业。餐厅工作人员介绍,街道在寻找老年餐厅供应商时,明确要求必须少油、少盐、低糖,还会定期检查。
记者来到食堂时,两个头发花白的老伯正结伴吃饭,他们念叨着,在家
一个人
吃
,不如下来吃热闹。二环内对使用明火的餐厅要求较高,食堂无法现场做饭,只能每天从公司承包的另一家老年餐厅运
100
份盒饭来,到
12
点半基本就卖完了。因为出餐能力有限,目前,他们只
在
中午营业。
这家社区老年食堂面临着更实际的问题
,
社区内有900多位回族居民,占居民总量的17%
,
所以
他们接到过开放清真餐厅的要求,但负责餐厅日常运营的只有两名服务人员和一名配餐人员,又都不是回民。一位工作人员说,上一家供应商就是因为配餐工作人员不是回民,被投诉了。如果要开设清真餐厅,他们需要准备一套只炒清真菜的炊具,回民的厨师、服务员、配餐员。这意味着更高昂的人力成本,目前很难满足。
我们走访的几家社区食堂都对年轻人
以及社区外的人开放
,
有不少老人对此表达过疑惑。食堂的工作人员解释,只有面向社会,(食堂)才能活着,菜品才能多样化,服务才能做得更好。如果不对外开放,盈利就达不到可以持续经营的标准。
距离高奶奶所在小区大约三百米的地方,是通州区华业东方玫瑰小区的社区食堂。但她基本没去过,
“
要都像电视上看到的那种大食堂,我早吃去了,样式多,自己选,还能几个人坐在一块儿聊天儿
”
。
这家店里只摆得下四、五张四人桌,只有周一到周五的中午才供应老年餐,与此同时,它也是一家对外营业的餐馆,提供家常炒菜。对于高奶奶来说,其他时间“家里还得预备东西”,她干脆不去了。
这里的老年餐
15
元一份,一荤一素加主食、汤。大部分社区食堂能做到的也就是如此:
让老人
有饭吃,保证
基本的
荤素搭配,更细致的营养
配比
目前还做不到。如果提前在社区预定,符合要求的老人可以便宜
2
元。
老板说
,
他们正在计划做针对不同疾病的营养餐
,
但定价超过
40
元才能营利
,
虽然有很多人来咨询过
,
但真的要做的话
,
她还是
有
顾虑
:
这样的高价会有多少人买
?
朱慧莉的爱心餐厅需要许多志愿者服务才能支撑下去
一个爱心餐厅,辐射16个乡村、两个社区
广东惠州的朱慧莉为养老助餐提供了另一种样本参考。她今年
4
0
岁,
7
年前,把开在村里的农庄关掉,开了一家爱心餐厅。下午
3
点,朱慧莉终于从爱心餐厅的事务抽身,开始讲述关于这家餐厅的故事。
2016
年,一个老爷爷来农庄吃饭时,提出了很多要求:要把食材剁的细细的,不能放太多油,要清淡。老人让朱慧莉回忆起,把她从小带到大、已经去世了七八年的爷爷。原来人老了以后吃饭有这么多不便,她第一次萌生了
“
想要让老人吃得方便的想法
”
,很快便付诸行动,一直坚持到今天。爱心餐厅服务着超过
3
00
位老人,有
2
00
多位都是超过
80
岁的高龄老人。
从做菜开始,朱慧莉就计划着,既让老人吃上饭,
还
要吃得营养。餐厅每天会准备六菜一汤,保证一个高蛋白的菜。每一餐都是五谷搭配,保证老人即便只吃得下
100g
,也能抵得上
300g
的营养。
如果
何月娥
来
到朱慧莉的爱心餐厅,她不会因为牙齿咀嚼能力不够,就多年不吃花生,不得不失去这部分营养。在这里,腰豆、花生、莲藕这类硬的食物会被蒸得很软烂,或被磨成粉,炒菜、煲汤的时候放进去。能够帮助排便的淮山、香芋、菌类食物也会常常出现在菜单里。朱慧莉发现,即便香菇切成片,也会有人咬不动,于是他们就把香菇、胡萝卜这类食物,用机器打碎到饺子馅那样的程度,保证食材能够进入到老人的胃里被吸收。
10
点
30
分,备好菜品以后,爱心餐厅的助餐行动
开始
。在
11
点
30
分开始提供堂食前,他们要把饭菜送到更多老人手里。
每天会有
4
条路线、
12
名送餐人员,辐射仲恺区下辖的
16
个乡村和两个社区。最
远的地方,往返
18
公里
,他们就开车送。近一点的,就骑电动车。
朱慧莉解释,一个路线之所以需要三个人配合,是考
虑到帮助老人的同时,也要关照志愿者的权益。包括在路上的交通安全,以及去了老人家里的保障,一定要有第三方在场。
餐盒,他们都精心设计过。一般有两种,给没什么力气的老人提供一次性餐盒,方便打开。手脚比较有力的,
提供保温桶,每人两套。老人吃完以后,简单清洗,他们再收回清洗、消毒。
运营这样一个完全免费的爱心餐厅,除了政府每年给予一部分资金扶持和社会捐助外,更多
的
是靠志愿者。后厨的
18
个志愿者支持着
300
多老人的吃饭,其中,还有
6
个固定的
“
银龄宝贝
”
。朱慧莉说,刚开始这几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只是来吃饭,后来,他们觉得都不收钱,自己在家里也没什么事,也主动成为了志愿者。还有一些志愿者是家属、朋友带来的。繁忙的时候,送餐项目会发布招募信息,很多放假的初中生、高中生也会报名参加。
从个人的一次爱心行为开始,一步步规范,爱心餐厅成为今天登记在册的、被官方认可的慈善组织。全年
365
天,除了断水断电,他们几乎无休。
现在,越来越多的街道办事处发现有不少老人需要送餐,联系到朱慧莉。有一些很
远的,实在无法照护到。朱慧莉想,是不是能调动社区、社会组织、社工、社会资源以及社区自治组织资源。他们把食物送到社工站,再
由
社区的志愿者统一送餐,节省时间成本。但这不是她靠自己力量能做到的。
他们也没有能力针对不同的疾病配置营养餐。朱慧莉说,这需要专人专配,食材可能也要特别买,需要更多社会资源。
“
如果我们老年食堂,能全部采用真正的有机食材,
那
就更不得了了
”
。朱慧莉期待这一天早点来。他们目前能做到的,只是
“
如果奶奶不能吃土豆,给她换另外一个菜
”
。
采访中我们发现,在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上,
在
家庭之外,目前还是依靠社区和乡村的老年食堂。而他们能做到
还很有限
。这对于实现
“
健康老龄化
”
,远远不够。
世界卫生组织在
2015
年的《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》中,将健康老龄化定义为
“
发展和维护老年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功能和功能发挥的过程
”
。
最通俗的理解健康老龄化,就是要让老年人活得有质量,有功能、有尊严。
“
意思是我虽然带病,但还保持正常生活,
我的身体、营养状况,心理状况、运动能力很好,精神状态也很饱满
。
”
张召
锋
教授
说
,这一切的前提,一定是身体很好,落到吃上,就是吃得健康、吃得营养。
中国75岁以上老人的贫血率达到17%,反映出老年群体普遍存在营养不良问题
准备迎接4亿老人
饮食、疾病与健康在很多时候互为因果。当前疾病发生和死亡的种类里,排在前面的是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。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
教授陈国兵说,
“
这些疾病中,除了癌症,其他的病都是吃出来的
”
。
邻国日本,早在
1995
年就正式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。在老年人饮食方面,
提供了很多可以努力的方向。
日本有一套完整的老年人的食品体系,低糖、低脂、低盐、高蛋白是标配,还会推出很多有助于骨骼健康、关节及肌肉健康、抗衰、提高免疫力、改善三高以及改善视力、认知及口腔健康功能的产品。
他们很早就根据护理食品在食用上的便利性制定了相关标准,通过硬度、粘度等指标分为易咀嚼、可用牙龈压碎、可用舌头压碎和不需咀嚼四个等级。日本的乳企曾经还推出过一款针对高血压人群的酸奶,具备降低高血压、餐后抑制血糖升高和抑制中性脂肪升高的三重功效,在日本已经卖出2亿瓶。即使在一些特医食品上,也在努力做到营养与口味的平衡,包含了咖啡、草莓、香蕉、抹茶、玉米汤等十多种口味。
不仅如此,日本的老年食品从业者非常重视老年人的感官体验。他们的易食食品除了在味道上尽量贴合
食材
原本的味道,在形态上也会努力还原,以降低对易食食品的接受门槛。他们希望老年人
也
可以
正常地
享受食物。
在日本,餐食配送由政府、志愿组织、食品、物流业界的公司协作配合,分别服务需要看护的老年人,吃饭
、
做饭比较困难的老年人以及有精气神、生活没有困难的老人。他们可以直接把熟食或食材送到老年人的家中,或者是集中餐食服务,把需要吃饭的老年人聚集在某个社区服务站,为他们提供堂食午餐。
对于目前
食物品类还停留在以保健品、奶粉、芝麻糊、麦片等为主的中国老年食品市场,日本经验有很多值得借
鉴之处。
张召
锋
告诉深一度记者,事实上,中国在老年营养行动政策方面已经不再落后。
2017
年就有了
“
国民营养计划
”
,
2019
年
又启动了
“
健康中国
”
行动,其中一项就是老年健康行动。
2021
年,中国营养学会还正式发布了《易食食品》的团体标准,规定了易食食品的定义、种类、原料要求、加工要求、技术指标以及标签要求等。他认为,眼前最紧要的问题是,尽快推出针对老年人食品的国家标准,推动营养立法,让企业更有信心进入到老年食品市场。
陈国兵指出,在鼓励社会和企业力量进入到老年食品领域的同时,一定要政府加强监管,特别是在卫生和营养两个方面。
这也是很多老人最看重的部分。一位
58
岁的、即将步入老年的阿姨说,她也向往便捷,包括预制菜的理念她觉得很好,唯一的担忧是,
“
食品安全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
?”
她和爱人都有退休工资,不在意价格,
“
哪怕猪肉
40
块钱一斤也能接受。但是你要告诉我,这个猪肉是自然的一年半出栏,而不是三个月出来的
”
。
陈国兵还提到社区食堂的对外开放,这里不仅
是
一个吃饭场所,更是一种社交饮食,能够帮助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。
“
但老年人与年轻人的饮食有所不同,老年餐厅需要更精心、细致地制作易于老年人消化的食物
”
。他提到,食堂可以在食物中添加香料、酱料,丰富食物口味,以应对老年人可能出现的味觉、嗅觉的退化,提升老年人的食欲。
他认为,对于有特定疾病或需求的老年人,除了正常饮食外,提供特医食品(特别医学用途食品)也很重要,它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,有特定的营养含量,有助于辅助治疗疾病。
想要健康的老去,老年人要提高自己的营养素养,张召峰强调,家庭也要搭建营养饮食的氛围。这需要更多社会层面的宣传教育。他提到
,
要把现在很受关注的“抗炎饮食”应用到个人生活当中。具体来说,就是多吃蔬菜水果,每天应该吃5到7种不同颜色的蔬菜和水果;全谷物的摄入要达到平时主食的
三分之一
到
一半
,
还要多吃海产品,增加一些丁香、迷迭香、葱蒜姜等在内的辛香调味品的摄入。这些调味品具有抗炎、抗过敏的作用。
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《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》显示,中国
75
岁以上老人的贫血率达到
17
%,农村地区的高龄老人贫血率接近
20
%,它反映出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的营养不良问题。
这也对科研人员
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张召峰说,应该落地更多依从性高、效果好的饮食模式。
“
而不是一讲起糖尿病就是限制,限制一方面效果不好,会导致其他营养元素的流失,更重要的是它违背人性、不可持续
”
。
“
我想吃得营养,我吃不到怎么办?
”
对于这个问题,张召峰觉得还是要依靠社区,除了提供养老食堂之外,应该丰富老年食品的品类,利用现有的卫生服务中心搭建老年营养小屋,让营养食物对老年人来说,更加可及。
2001
年,中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,仅仅用了
21
年,就在
2021
年步入深度老龄化,时间短于法国的
126
年、英国的
46
年、德国的
40
年。截至
2021
年年末,中国已经有超过
2.5
亿
60
岁以上老人,占总人数的
14.2%
,而在
2035
年,这个数字会达到
4
亿,占比超过
30%
,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
——
这是我们的父母的现在,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未来。我们真的准备好迎接这一天了吗?
【版权声明】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京青年报【北青深一度】所有,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孩子得了抑郁症之后,一个家庭的治疗“实验”
对抗猴痘的高危者:怕得病,更怕“社死”
村超最弱球队:净负39球之后,快乐依旧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{{{title}}}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